去年夏天,卡蜜兒·詹森處境艱難。她的母親病危,而且疫情正在肆虐。她回憶說:「我認為自己需要做點什麼,我沒有任何精力,一直想睡覺。」
她接著說:「然後我想起一本書中的人物,那人正經歷憂鬱症的折磨。她的爸爸提議讓她每週寫一張感謝卡給別人。我開始研究感恩如何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卡蜜兒對她的發現感受深刻,她用整整一集的播客獻出感恩——並且開始記寫感恩日記。
兩個月後,她思考了在自己社群媒體帳號上這種做法的好處。「回顧自己的一天,看看自己感激的事物,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即使有幾天我忘記了,之後回顧、追憶並思索所有……讓我感激的事物,還是能樂在其中。」
住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卡蜜兒,至今已經記寫感恩日記一年了。「我每星期至少寫一次。只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能讓我那一天都保持良好心態。」
什麼是感恩日記?
感恩日記是人們把自己感謝的事物記錄在該日記裡。記載事項可能是以段落形式寫出,但很多是簡單的條列形式,比如卡蜜兒在2021年7月21日所寫的紀錄:

感恩日記和其他類型的個人紀錄不同之處在於,其內容特別專注——甚至完全專注 ——在表達感激。
寫感恩日記有什麼益處?
卡蜜兒在研究感恩的過程中,她對感恩所帶來的心理和情感力量感受深刻。她解釋說:「我了解到,如果你開始更加感恩並動手寫下來,你就會開始訓練你的大腦去尋找更多值得感激的事物。這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我們天生的消極偏見」,一種沉湎於消極事物的本能傾向。
卡蜜兒回想說:「寫感恩日記幫助我的大腦努力找出我所感激的事物。當我注意到某事物時,就想到:『我得把這個寫下來。』現在,即使在事情讓我感到艱難或沉重的時刻,我也能在其中找到感激的事物,就像我最喜歡的冰淇淋。它讓我振作起來。在我媽媽過世後的幾天,我就很感激有好好地大哭一場藉此宣洩心中的情緒。」

科學研究相互證明卡蜜兒的經歷。感恩與更好的生活品質、更正面的情緒和健康的社交活動相關。心懷感恩可以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鬱的症狀。感恩甚至與更健康的靜態心率、更好的心臟和免疫功能、改善睡眠品質、降低血壓,以及整體上有較少的身體症狀息息相關。事實證明,寫感恩日記的人會特別經常運動、朝著目標取得更大的進展,並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更加樂觀。
如何開始寫感恩日記
開始寫感恩日記時,簡單就好。卡蜜兒回憶說:「一開始,我只寫幾個要點,寫下當天發生讓我心懷感激的事。你總是可以找到一件——或許三件——讓你感謝的事。」專家說,要獲得最深刻的體驗,請專注於具體事物,是你在那一刻所感激的——不是「我的孩子」,而是更具體的,例如「我兒子的笑聲」。
若想知道日記如何融入卡蜜兒的生活,需要進行實驗。她回憶說:「我開始每天寫,但有時候會忘記,那就在那個星期內補上。」(結果證明,對一些人來說,每星期寫一到三次實際上比每天寫一次效果更好。)「起初,我會在晚上花個五分鐘,但我太累了,所以我開始經常在早上做,那時會有更多的時間來省思。」她把寫日記的習慣和現有的習慣搭配著做,好讓自己記住。對她來說,這現有的習慣是經文研讀,但其他人可能會喜歡在散步或跑步後,在沉思時,或在列出待辦清單時寫日記。

感恩日記的形式是怎樣的?她說:「我開始是用 Google Drive ,但有時候很難拿出我的電腦或用手機做,所以我開始用日記本。」重要的是選擇一種你能持續使用的形式,不論是應用程式、筆記本、日程表、日記還是電子文檔都可以。
如果在你開始寫感恩日記時,得到一些支援會有幫助的話,可以考慮邀請一位朋友或親戚也開始寫。你可以在線上搜尋感恩挑戰,或在你最喜歡的社群媒體平臺上探索感恩的團體。
感恩日記如何融入你的生活故事中?
卡蜜兒回想說:「我一直不擅長為日常生活做紀錄,但感恩日記的紀錄是我生活的速寫。它們勾起了我對那天的回憶。」再配上照片,她的回憶就更加鮮活了,比如這張家庭團聚的合影,就清楚呈現她「與所有兄弟姊妹一起做出更多的食物」的紀錄。(卡蜜兒在右邊第三位,穿著白襯衫。)

她補充說:「這樣的回顧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廣泛的認識。我不必認為一切都是積極和快樂的,但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萬事效力使我得益處。」她喜歡為她的五個孩子留下這種書面傳承的想法。「我想我寧願讓他們知道,我是每天對幾件事心存感激的人,而不是每天為幾件事抱怨的人!」
開始寫你自己的感恩日記
感恩日記對你有什麼作用?親自試試看!開始在筆記本或電子裝置中記錄你感激的事物清單。或使用 FamilySearch 回憶應用程式記錄你的感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