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我們關心的人變老會令人難受,特別是當年老導致罹患疾病或心智退化時。許多年長者不幸面臨的一種常見疾病就是失智症。由於失智症是一種逐漸惡化的疾病,患者的病況會一直變化。這種持續不斷的變化會讓人難以知道該對親人說什麼,或如何與他們互動。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些指引,以下是一些與失智症患者交談的實用建議。
與失智症患者交談時使用的溝通技巧
每位失智症患者的需求都不相同,你要運用自己的最佳判斷,並針對親人的獨特情況來評估所需的做法。
請記住,失智症是一種難以預測的疾病,症狀可能在沒有明顯觸發因素的情況下突然發作。然而,你仍可以做一些事情來避免觸發症狀的發作。避免讓親人處於陌生或難以負荷的環境中,盡力減輕他們可能感受到的痛苦或困惑。
以下是一些泛用的建議與避免事項,可在交談過程中提供幫助。
要記住的事項
- 安排適當的拜訪時長。盡量不要很匆忙或有壓力;輕鬆的環境有助於讓談話更順暢。如果交談進展的速度比你習慣的還要慢,也沒有關係。
- 保持關懷與正面的態度。當你關心的人正經歷退化性疾病時,你可能很難去管理自己的情緒,但他們此時比以往都還需要你的支持。
- 坐在或站在與親人視線齊平或更低的位置。盡量不要站著俯視親人,因為那可能會讓他們會感到害怕。相反地,與他們視線齊平或更低的位置,能營造平等且放鬆的氛圍。保持目光接觸。
- 營造舒適的交談環境。移除任何會令人分心的事物,例如電視、音樂或手機通知。令人分心的事物會破壞你們之間的氛圍,還會讓親人特別難以專注於談話。

- 要有耐心,給親人一些時間來回應。失智症患者回應的速度可能較慢;盡量不要幫他們說完句子,也不要打斷他們的話。
- 練習積極傾聽。保持目光接觸,複述親人所說的話,並用肢體語言表達你對他們的話語感興趣。
- 用簡短、清晰的句子說話。一次說出太多想法可能會讓親人感到茫然或困惑。試著一次只重點談一個主題。
要避免的事項
- 即使你知道親人所說的話不準確,也不要爭論或反駁。虛假記憶、幻覺、妄想,甚至時間錯亂——行為如同他們還活在過去的某個階段——在失智症患者中並不罕見。試圖糾正可能會讓他們更加不安和困惑,不如轉移話題。
- 不要把對方當作小孩,也不要高高在上。這指的是把別人當成不懂事的小孩一樣對待,或是對他們表現出優越或居高臨下的態度。你親人的理解能力可能比你想的還要好;做出錯誤的假設最終只會導致他們有受傷害的感覺。
- 不要代替親人表達,特別是在醫療需求方面。讓他們保有表達自身感受、問題與擔憂的尊嚴。
- 除非親人有聽力方面的問題,否則不要大聲說話。提高音量未必表示意思更清楚,大聲吼叫也不會讓他們更明白你說的話——事實上,可能會適得其反!當然,如果對方有聽力問題,可以稍微提高音量。
- 不要問親人是否記得某件事。請求或堅持讓親人想起過去的事件,可能會造成困惑和不安。

- 不要打斷或插話。這麼做可能會讓親人失去思路,使談話完全無法進行。不要害怕沉默;你的耐心值得感激。
- 不要忘記他們也在房間裡。在團體場合中,失智症患者可能難以跟上他們周圍多個快速進行的談話。努力讓親人參與談話,並鼓勵他們與他人互動。
提問與失智症
提問是溝通的重要一環;但同時,問太多問題會讓失智症患者感到不知所措。你可能需要透過多次拜訪提出幾個問題,而不是一次問太多個。
如果必須提問,試著問簡單的問題,避免提出需要進行回憶的問題。具體的做法大多取決於當下的情況以及你的親人。在某些情況下,提出廣泛問題比較好;而在其他場合則更適於提出具體問題。要記住,關鍵在於交談時要盡可能不讓親人感到太多壓力,並避免要他們進行回憶,或是讓他們注意到自己不記得某件事。
提出與當下情況相關的問題時,盡量避免開放式的問題。而是要提出可以用「是」或「不是」回答的問題。例如,不要問「你什麼時候想吃午餐?」而是試著說「你現在想吃午餐嗎?」
另一個策略是提出具體的選項。某些類型的失智症會讓人難以想起事物的用詞,因此提供具體的選項可以讓他們避免因找不到用詞而感覺受挫。例如,可以問「你午餐想吃沙拉還是三明治?」或「你希望窗戶是開的還是關的?」
如何詢問失智症患者有關家譜的事
如果你想詢問親人家譜方面的問題,請避免以訪談或盤問的方式進行。記住,直接了當的問題可能會讓失智症患者感到痛苦,因為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想不起來,會因此而感到難過。不要太擔心細節,也不要期望談話能有條理地進行。你可以從其他家庭成員、官方紀錄、日記,甚至是剪報等來源找到親人生命中的詳細事項。相反地,要專注於親人的情緒以及他們所珍惜的回憶。
儘量避免直接向他們詢問某段記憶。分享自己的回憶來開啟談話,如果親人不介意的話,再邀請他們分享。例如,不要問「你記得2014年聖誕節的暴風雪嗎?」可以說「我記得我們被大雪困住、整夜玩桌遊的那次聖誕節——那真是很快樂的時光!」
如果要提出問題,就問較廣泛的問題,而不要針對特定事件或情境。與其問:「你的母親叫什麼名字?」不如問:「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童年回憶?」。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嘗試了解的主題:
- 關於其他家庭成員,例如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他們有哪些最喜歡的回憶。
- 嗜好和興趣
- 最喜歡的書籍、電影或電視節目
- 最喜歡的童年回憶
- 人生中的挑戰與困難
- 節日、家庭或宗教傳統
- 工作或職涯歷程
- 教育
- 服役經歷
- 最引以為傲的成就
- 他們生命中所學到的最重要的課題
在雙方回憶過往時,留意你親人的感受。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談話,無論他們想要說多久,或需要說多久。然而,如果你發現他們開始感到疲憊或焦躁,就不要勉強他們繼續。換個主題或結束拜訪,讓他們可以休息。
儘管這看似很困難,但付出的努力絕對值得。記錄親人的家譜對你們雙方都有益。事實上,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回憶錄或生平故事紀念冊對失智症患者有許多益處,包括情緒、生活品質、溝通能力與自傳式記憶都有改善。
如何協助失智症患者記錄他們的回憶
只要稍作準備,你就能確保與親人的家譜談話既有成效又能提升人心,而且最重要的是,還能被保存下來。以下是一些有助於你著手開始的建議:

- 使用現代科技來錄下他們所說的話,例如錄音設備、手機或攝影機。此錄音或錄影將為你們雙方保存這段回憶。不妨將你錄下的內容上傳到FamilySearch回憶中,以確保回憶不會遺失。
- 使用照片或影片等視覺輔助工具,來協助喚起記憶並引導談話。一起談論這些照片。避免問像是「你記得這是誰嗎?」的問題,因為如果親人想不起來,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安或困惑。而是要分享你對照片所記錄事件的回憶,或是談談你在照片中所看到的內容。聽覺輔助工具,例如親人年輕時期的音樂,也有類似的幫助。
- 要知道某些回憶可能不準確。如前所述,虛假記憶——醫學上稱為虛談症——是一種已知的失智症症狀。如果你對親人回憶某個事件的準確性有疑問,可以嘗試找間接的記事來加以比對。
在FamilySearch.org保存你親人的回憶
在收集親人的回憶的過程中,不妨使用免費的FamilySearch帳號,將回憶保存在FamilySearch回憶中。現在就記錄和上傳回憶,不僅能使親人、照護者和家人獲得無數的益處,也能為未來的世代保存他們的回憶和傳承。
相關文章
在FamilySearch,我們很關心你能和你的家人連結在一起,並免費提供有趣的探索體驗和家譜服務。為什麼?因為我們珍視家庭,並相信連結世代能使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是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所贊助的非營利組織。如欲進一步了解我們的信仰,請按一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