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史勞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家譜儼然成為總會大會演講和教會雜誌文章的焦點,也是教會裡各支會和支聯會所設立的目標。 我也記得,起先我對家譜並沒有涉入太多。 看起來是一個令人生畏的生活方式,我沒有時間作這樣的改變,我認為我的祖父母已經做得很好了──也就是說,我不太需要擔心這件事情。
我最近一個學期因為在楊百翰大學選課的關係,讓我對家譜這種不管事的心態開始有了轉變。 我的室友提議我們一起去上家譜課,聽起來應該是蠻好玩的課。 我們在頭幾節課上學到家譜的入門作法。 我發現做家譜沒有我想像的複雜。 我一開始就從索引編製開始,得到一些指示後,我領悟到我可以做很多事來建立我自己的家譜樹。 這讓我非常驚訝,因為我們家早就作了很多的家譜。
在那個學期中,我開始培養對家譜的見證,感受到它如何讓我們與幔子另一邊的人更接近。 我們有一個作業是要為好幾批的紀錄編製索引,並且記錄我們的經驗。 我是從一些人口普查紀錄開始的,後來為一個有幾個小孩的家庭編製索引。 當我開始輸入他們的名字時,我的腦海裡彷彿能看見這個家庭。 我看著孩子的年齡和父親的職業,在輸入他們的姓名的時候,感覺他們離我很近。
自從選了這堂課以後,我就一直會找時間做家譜。 因為這麼做著,我獲得了許多經驗,強化了我對家譜的見證。 當我嘗試著在忙碌的學校和工作之間找方法做家譜時,我感覺自己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蒙受祝福。 我的年輕單身成人支會(YSA)辦過好幾次家譜活動,看到一旦開始就停不了手的這種感染力,真的很酷。 以下是我的單成支會辦過的一些活動,很多人都參加過:
- 分成小組,在教會的主日學時間拜訪家譜中心。
- 進行「瘋狂三月」(譯者註:March Madness,籃球術語)索引編製挑戰賽,把支會成員按公寓分組,每週結算各公寓編製的名字總數,最後頒發大獎(我們一再強調每週編製索引的重要和真正受惠的是誰,讓活動不致競爭性過強)。
- 每星期日晚上到不同的公寓宣傳索引編製活動。
- 在主日學時段上家譜課,邀請每個人帶筆電來,目標是協助每個人在課堂上找到一個可以帶到聖殿去的名字。
我們支會在接下來的幾週,會進一步向成員們介紹尼爾‧安德森長老在RootsTech提出的挑戰,邀請他們尋找名字,把名字帶去聖殿,並且教導別人也這麼做。 這是主日學、家人家庭晚會或其他任何教導場合都可以談論的好主題。
安德森長老不是唯一對參與家譜事工者許以祝福的教會領袖。 李察‧司考德長老說,家譜事工能「保護你們在生活中免於受到敵對者勢力的影響」的最好的方法(「救贖死者的喜樂」,2012年11月,利阿賀拿,第94頁),大衛‧貝納長老則說:「你們不但會在年輕的時候,並且終其一生都會受到保護」(「兒女的心轉向父親」,2011年11月,利阿賀拿,第26頁)。
我很高興我學到自己不必等到當了祖父才來做家譜。 我現在很幸福地過著年輕單身成人的生活,而且學到當我們把心轉向祖先時,他們的心也會轉向我們,透過這奇妙的事工,他們得到多大的祝福,我們就得到多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