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到某個國家時,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事是什麼?對許多人來說,最先想到的會是該國的國旗。各國使用國旗來區分彼此,國旗往往也用來代表該國高度重視的價值觀和傳統。
不過一個國家的國旗並非亙古不變。如同國家會成長改變,他們的國旗也會隨之變化。所以說,人們可以透過國旗的演變來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這點並不足為奇。德國歷史和德國國旗演變之間的關係亦是如此。
你的祖先是否曾於德國國旗演變的不同時期中,居住在德國?或許你的祖先也曾經歷過德國歷史上的一些關鍵時刻。你可以使用FamilySearch上「我從哪裡來?」活動的年代表功能,來查閱你的家譜樹中是否有這些祖先!
目前的德國國旗
目前的德國國旗以黑、紅、金三色寬條紋為代表。在德國境內,國旗有幾種不同類型:政府專用國旗,上面有德國紋章;垂掛式國旗,垂直展示德國國旗顏色,通常懸掛在建築物上;軍用國旗,用於軍事目的。
德國國旗的顏色各代表什麼意思?
大多數的歷史學家都對德國國旗顏色的起源抱持不同看法。有人說,這些顏色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顏色,該帝國其中一大部分土地位於現代德國境內。也有人說,這些顏色是拿破崙戰爭期間德國士兵制服的顏色。

這些制服上的顏色所代表的意義深遠;傳統諺語解釋為:「走出奴役的黑暗,歷經血腥的抗爭,迎向自由的金光。」
聖羅馬帝國帶來的影響也可從德國紋章中看出端倪。德國政府專用國旗上所出現的Bundesadler,或稱聯邦之鷹,起源於aquila,為羅馬的象徵,代表皇帝和他們最強大的神。
神聖羅馬帝國的旗幟
在我們今日所知的德國存在之前,該區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期,其領土包括所有或部分的現代德國、瑞士、列支敦斯登、盧森堡、捷克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克羅埃西亞、比利時、荷蘭、波蘭、法國和義大利。

在神聖羅馬帝國存在的幾個世紀中(962-1806),該國有好幾種版本的帝國旗幟。14世紀的基本皇室旗幟為簡單金底,上面有黑色的設計,以鷹為代表圖樣。這樣的設計在1400年代初期進一步擴大,開始加入紅色。1433年,原先基本的鷹的圖樣被帝國雙頭鷹取代。
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旗幟變化相對頻繁,以代表不同的統治王朝。然而,金底黑圖樣、雙頭鷹這兩項特色始終如一,直到拿破崙戰爭開始,神聖羅馬帝國解散,才有所改變。
1800年代具有歷史意義的德國國旗
拿破崙戰爭讓歐洲陷入十多年衝突之時,神聖羅馬帝國已不若往昔。許多領土幾乎能擁有完全的自主權,皇帝的頭銜不再具有多大的意義。

當法國軍隊贏得一連串重要戰役時,法蘭茲二世被迫在1801年簽署呂內維爾條約,大部分領土被併入法國。法蘭茲二世深知自己作為皇帝的日子已寥寥可數,於是宣布退位並解散了帝國。
隨著神聖羅馬帝國消失,許多領地選擇加入法國控制下的萊茵邦聯。這些領地沒有自己的統一旗幟;於是,他們懸掛法國國旗以表效忠。
日爾曼邦聯和日漸壯大的德意志民族主義
萊茵邦聯在1813年解散,同年,拿破崙終被擊敗,拿破崙時代結束。維也納會議的外交會議確定了許多歐洲國家的新邊界。德國領土重組成德意志邦聯,這是一個缺乏中央領導政府的鬆散組織。
德意志邦聯沒有旗幟,但有紋章,樣式為金底上面有黑紅雙頭鷹。
德意志統一
德意志民族主義在1800年代末期興起,同時渴望能聯合眾力以對抗大國。經過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一連串的勝利後,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1月18日成立。前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為第一位皇帝。

新的德意志帝國國旗與先前前任何一個帝國的旗幟都不相同。該國旗採用黑、白、紅三色搭配,將普魯士的顏色與漢薩同盟的顏色相結合,這兩個地區在德意志帝國領土中最為知名。
1900年代的德國
1900年代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這場衝突幾乎遍及全歐洲。法蘭茲.斐迪南大公遇刺後,德國於1914年8月4日向法國宣戰,並入侵比利時。1919年一戰結束時,德國戰敗以及簽署了凡爾賽條約這兩件事實,在許多方面皆意味著德意志帝國的終結。民眾對這場戰事的認知引發了一場革命,於是,威瑪共和國接著成立。
威瑪共和國的國旗
威瑪共和國重新採用了拿破崙戰爭期間首次出現的黑、紅、金三個顏色。然而,許多德國民眾無法欣然接受這項改變。他們將這面新國旗視為他們在一戰中慘敗的恥辱象徵,而已經有太多事物提醒著他們這個羞恥。
凡爾賽條約中的「戰爭罪責條款」意味德國需對這場衝突負起全部責任,並且要求德國支付巨額賠款。沉重的債務引發了極度通貨膨脹和經濟動盪。
凡爾賽條約還包括強制德國解除武裝以及德國會失去歐洲領土、太平洋和非洲殖民地。事實上,在很短的時間內,德國便失去了世界強國的地位
納粹德國的興起
儘管債務重整計畫成功在短時間內重振了德國經濟,但當1929年全球大蕭條襲來時,德國情況日益惡化。許多人將這次經濟衰退與德國在一戰後面臨的經濟衰退聯想在一起。

大眾不滿和經濟不穩定為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崛起創造了絕佳的環境,希特勒承諾恢復傳統價值觀,幫助德國走出經濟大蕭條,讓德國重新成為世界強國。透過巧妙的政治操縱, 希特勒於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他接著利用這個職位全面掌控政府,將德國轉變為獨裁國家。
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威瑪共和國的黑紅金國旗遭禁用。取而代之的是兩面旗幟:德意志帝國的黑白紅旗,以及如今聲名狼藉的納粹黨旗。納粹旗幟是希特勒設計的,它保留了德意志帝國旗幟舊有的顏色,黑色萬字符號則代表雅利安人種。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其他國家很快就捲入了這場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衝突。在這段期間,納粹政府也實施了大屠殺,即獲國家支持的種族滅絕,此駭人的行動屠殺了超過600萬名猶太男女和兒童。
到了1942年,德國及其盟國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然而,戰爭情勢在1943年時產生變化。德國在史達林格勒經歷了第一次重大失敗,不久後在北非僵局中被迫投降。1945年5月7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協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歷史
二戰後,德國群龍無首,同盟國將德國分割成多個佔領區,直到德國新政府成立。1948年,法國、英國和美國將各自的佔領區統一為西德。然而,蘇聯仍維持對東德的控制。
冷戰:東德、西德
當西方盟國和蘇聯之間的關係破裂時,柏林便以類似德國遭瓜分的方式一分為二。儘管柏林本身位於東德,但西方盟國及其政府聲稱西柏林隸屬於西德。
蘇聯試圖用各種策略迫使盟軍離開柏林。當這些策略都起不了阻擋作用時,東德便在西柏林周圍築起柏林圍牆,防止大規模人員從東邊叛逃到西邊。
各個佔領區的旗幟一一說明了這個分界的故事。東德採用了類似威瑪共和國國旗的旗幟,上面印有東德的象徵標誌:一支圓規和一個錘子,周圍有黑麥穗圍起。西德也採用了威瑪共和國國旗以及德意志紋章上的金底黑鷹。


德國統一
柏林圍牆橫亙了30年,直到冷戰開始平息,其功能才逐漸減弱。1989年11月9日,東德領導層放寬了從東德到西德的通行限制,以因應抗議活動。東德人湧入邊境慶祝,並開始拆除圍牆。
西德迅速採取行動實現統一,此舉獲得德國人民的壓倒性支持。到了1990年10月3日,東、西分野已不復存在——只有一個德國和一面德國國旗。
你的家人在10月3日慶祝德國統一日嗎?不妨使用FamilySearch 回憶,來記錄你的家庭在這個國定假日節日中的傳統和經驗!
德國國旗歷史和家譜
德國國旗的歷史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描繪了時間洪流中,德國價值觀和傳統的變化和延續。你的家族歷史也充滿故事,呈現了你的祖先的人生旅程。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探索祖先的故事?使用FamilySearch「我從哪裡來?」的年代表功能,查看你的祖先居住的時間和地點。讓歷史引導你想像他們可能曾經歷過的生活。
在FamilySearch,我們很關心你能和你的家人連結在一起,並免費提供有趣的探索體驗和家譜服務。為什麼?因為我們珍視家庭,並相信連結世代能使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是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所贊助的非營利組織。如欲進一步了解我們的信仰,請按一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