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儒略曆的一切

一位非洲男子站在黃色背景前。他一邊讀書,一邊微笑。

今日世界各地在使用幾種不同的曆法。雖然先進的科技(像是網際網路和電話)讓我們能與身在遠方的人安排時間,但人們仍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計算時間。雖然你的祖父母可能和你使用一樣的曆法,但更古遠的祖先則可能使用較古老的曆法系統,例如儒略曆(凱撒曆)。

那麼,你的曆法和你祖先所使用的曆法有何不同呢?為什麼會有所改變呢?曆法是一種組織日期的系統,通常基於我們周圍世界的規律變化,例如月亮和太陽在天空中的出現。隨著時間流逝,以更準確的方法來量度世界的變化,以及歷史上的領袖和偉大思想家的不同規則或發現,都會使曆法有所改變。這會導致一些曆法不再有人使用,而採用了新的曆法。

讓我們花一些時間來進一步了解儒略曆這個世界歷史上重要的曆法,包括比較它與其他曆法,以及即使在今日,你也可能會在哪些地方見到「舊式」的儒略日期。

什麼是儒略曆?

儒略曆是以凱撒大帝的名字命名,他在公元前46年左右在古羅馬引入了這個概念。儒略曆根據地球在太陽周圍移動的軌跡來決定日期(所以它是陽曆)。大多數年份有365天,而每隔4年也有個366天的閏年。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儒略曆被稱為「舊式」曆法。

為什麼要創建儒略曆?

A marble bust of Julius Caesar
A marble bust of Julius Caesar
Museum of antiquitie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古代羅馬,凱撒大帝的時代,所使用的曆法是羅馬曆(比儒略曆更古老)。羅馬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日期系統,根據月亮移動的軌跡和太陽在地球天空的位置而定(因此是一種陰陽曆)。這需要一群人來決定何時要在該曆法上加入或移除日期,使其與該年的季節保持一致。羅馬曆以304天作開始,將一年分為10個月。它沿用了數百年,並經過多次的改變。不過,它並不十分準確。到了公元前46年,羅馬曆比陽曆早了三個月,季節也沒有保持一致!

就在那時,凱撒大帝認為羅馬人計算日期的方式需要作出重大的改變。凱撒大帝得到了來自亞歷山大港的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幫助,索西琴尼建議他停止使用陰曆,並開始像埃及人一樣使用太陽年。因此,儒略曆不再照著月亮來計算日期,而是按照太陽在地球天空的位置來計算。

儒略曆的基本架構是現今許多人熟悉的一種。它一年有365.25天,分成12個月,包括閏年。它並沒有在世界各地被使用,但被羅馬帝國和許多基督教會廣泛採用。這意謂著它在歐洲獲廣泛使用,甚至擴展到西亞和北非的部分地區。

An oil painting of Pope Gregory XIII
An oil painting of Pope Gregory XIII

儒略曆維持了多久?格里曆(公曆)取代儒略曆

雖然儒略曆在羅馬曆上作出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不完美的。儒略曆使用了超過一千六百年,但隨著幾個世紀過去,事情開始顯得有些不對勁。人們發現曆法將太陽年的長度誤算了11分鐘。那11分鐘年復一年地累積,到了1570年代,天文學家發現儒略曆偏差了10天。

在一位數學家暨天文學家的幫助下,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建立了一個名為格里曆(公曆)的新曆法,這個曆法其實與儒略曆非常類似,但包含了更新的計算方式。由於這些更新,今日大部分的人都使用公曆。以下是這兩種曆法之間的一些差異:

一年的不同定義

儒略曆將一年定義為365.25天(一天加1/4天)。

公曆將一年定義為365.2422天。這個計算比儒略曆更精確。

不同的閏年制度

儒略歷使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決定閏年。閏年制度在每4年增加一天,以完整地補回一天。這種先有3個「平年」,然後有1個「閏年」的模式無一例外地重複出現。

公曆使用更進階的公式來計算閏年。其規則是,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且不能被400整除,則跳過閏年。例如,2000年是閏年,但1700年、1800年和1900年則不是閏年。下一次跳過的閏年是2100年。

趣聞軼事:下一個閏年是2024年。

不同的準確程度

儒略曆在每個太陽年都會有11分鐘的誤差,到1582年就會總共累積了10天的誤差。

而公曆則更加準確,每個太陽年只有26秒的誤差,到4909年才會累積到1天的誤差。

350年的兩種曆法並行時期

雖然公曆是在1582年創建,但經過了100多年才成為大多數人使用的曆法。許多國家都抗拒新曆法,並希望盡可能延長使用儒略曆。這創造了在歷史上的一個時期,兩種曆法在世界不同地區中經常被使用,不同的國家和人民在不同的時間開始使用新曆法。在這段期間,試圖澄清兩種日期系統之間的人,通常會在儒略日期旁邊寫上「舊式」,在公曆日期旁邊寫上「新式」。

以下是馬特·羅森伯格在 Thoughco 上的一個例子:

「在實施變更後的時代,填寫日期時,會在日子後方加上O.S.(舊式)或N.S.(新式)的字眼,好讓檢查紀錄的人可以明白,他們查看的是儒略曆日期還是公曆日期。喬治·華盛頓生於1731年2月11日(O.S.),他的生日在公曆下會是1732年2月22日(N.S.)。

從1582年到1923年左右,仍有一定人數的人在使用儒略曆,並視其為兩種曆法並行的時期。將近有350年的時間,是這兩種曆法都被經常使用的!(1923年之後,有些人和組織仍舊使用儒略曆,但大部分的人和組織都已轉換了。)

活動建議:你的哪位祖先可能是活在雙曆法時代?試試連結在 FamilySearch 上共享的家譜樹,以了解你祖先的出生地點和時間。你甚至可以在年代表和互動式地圖上看到他們的生平事蹟──你只需要一個免費帳號!

進行歷史研究時,如何將儒略曆日期轉換成公曆日期

你仍然可以找到並閱讀使用儒略日期的文件,那並不僅限於歷史學家或到訪博物館。這些大多是舊文件的數位影像,可能是你在進行第一手的來源研究或搜尋歷史紀錄中的祖先名字時會找到的影像,又或者,

也許你在做功課作業,或者在做一些家譜研究。不論是哪種情況也好,如果你要查找的日期落在1582年或1923年之前,而你懷疑那是儒略日期,那麼了解如何找到相應的公曆日期就會很有幫助。

網上有幾個有用的轉換器。以下兩個可能可以幫助你快速轉換:

  • Fourmilab Calendar Converter
    • 包含許多不同曆法的轉換選項。針對你想要轉換的日期,找出正確的曆法類型、設定日期,並上下捲動頁面,看看該日期在不同的曆法系統中會如何顯示。
  • Stevemorse.org Julian to Gregorian Converter
    • 僅限轉換儒略曆至公曆,但也包含了一個簡單的工具,可以看出不同國家何時開始轉換。

如果你喜歡數學,你可能會有興趣嘗試自己轉換。請按此處來查看推算的方式。

使用儒略曆做家譜

一個背著背包的年輕女孩探索位於義大利羅馬的競技場的內部

你知道許多家庭都可以找到在1800年代,甚至1600年代、載有其祖先名字的文件嗎?現代的科技使它比以前更容易了。現在你可以在家中對舊文件進行簡單的線上搜尋。你不需要成為歷史學家就可以嘗試!從你所認識的祖父母或祖先的名字開始,然後在 FamilySearch.org 上免費嘗試

FamilySearch 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你找到祖先的文件。例如,初學者可以在這裡找到良好的研究技巧。如果你非常喜歡歷史或家譜,你可能會對FamilySearch 維基上的這篇文章感興趣,該文章告訴你,不同國家從儒略曆轉換成公曆的大約年份。

活動建議:試著找出家人們記得的最古老的祖先。開始時,先和你的父母、祖父母或你熟識的另一位家庭成員談談。他們是否知道你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的名字?再往後的祖先呢?你可以使用其中一個免費範本來記錄你所學到的事:

至今仍在使用儒略曆嗎?

儒略曆在剛建立時很有幫助,但現今人們已不太使用。公曆就是比較準確,所以今日大多數國家都在使用這種曆法。

有些東正教教會,例如俄羅斯的東正教,至今仍使用儒略曆來計算流動的節日日期。其他仍在使用「舊式」曆法的人,包括北非和阿索斯山的柏柏爾人。

雖然世界各地在使用不同的曆法,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曆法幫助我們記錄歷史。記錄日期可以幫助我們記住重要的人和事件。

最後一項活動建議:如果歷史研究不是你喜歡做的事,那請花一些時間記錄你自己的生活事件。寫下你所知道的事,可能會幫助將來的人與你的家庭故事連結。這裡有一個工具可以提供幫助:



FamilySearch我們很關心你能和你的家人連結在一起,並免費提供有趣的探索體驗和家譜服務。為什麼?因為我們珍視家庭,並相信連結世代能使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是由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所贊助的非營利組織。如欲進一步了解我們的信仰,請按一下這裡

有關作者